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直面問題。”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必須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把問題作為研究制定政策的出發點,把化解矛盾、破解難題作為打開局面的突破口,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除弊興利,煥發生機。
新時代以來,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國文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但也要看到,文化領域仍然存在一些體制性障礙和結構性問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文化領域各項改革任務,比如如何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如何推進新聞宣傳和網絡輿論一體化管理,如何推動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如何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等等,都是奔著問題去的,都是制約文化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
如何盡快求解破局?必須有敢闖的勁頭,在研究真問題的基礎上拿出對策。舉例來說,現在文藝創作、學術研究仍存在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問題。這就需要營造有利于文藝和學術繁榮的環境和氛圍,發揚藝術民主、學術民主,改進文藝創作生產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制,改革學術評價體系和評價機制,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生動局面,引導廣大作家藝術家和專家學者勇攀中華文化的新高峰。中外文化發展史都表明,有沒有蔚然可觀的名篇大作,說到底取決于有沒有造詣深厚的名家大師。所以改革一定要“目中有人”,從保護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高度識才、重才、愛才,完善符合文化領域特點的人才選拔、培養、使用、激勵機制,營造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創新創造的文化生態,推動高水平文化人才、高質量文化成果不斷涌現。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我們要本著對黨和人民負責的態度,拿出對歷史和未來的擔當,系統謀劃、重點突破、綜合施策,以改革新成效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