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是一以貫之的要求,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實踐導向。國資國企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錨定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準確把握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把準方向、突出重點、明晰路徑,努力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到各項工作中。
2024年12月31日,國家電網宣布,當前世界規模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國家電網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最后一臺變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實現全面投產發電。圖為投運當日拍攝的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地下廠房。新華社發 王立群/攝
突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重大政治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國有企業是黨領導的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才能確保各項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必須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充分發揮企業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把國資國企力量更好地凝聚起來,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得到堅決落實。
突出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根本要求。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國有企業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作出重大部署。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兩個大局”出發,對國資國企工作提出的戰略性要求,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重要著力點。增強核心功能,要求服務大局、增強支撐保障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要求面向市場、塑造獨特競爭優勢;兩者相互依托,相互促進。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必須緊緊錨定這一根本要求,堅守實體經濟根基,圍繞提升增加值、功能價值、經濟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價值這“五個價值”,不斷強化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高水平實現經濟屬性、政治屬性、社會屬性的有機統一。
突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鮮明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察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創造性地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重大躍升。當前全球科技創新活動進入密集活躍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帶來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發展新質生產力已不是“可選項”而是“必答題”。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必須堅定不移向“新”發力,大力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積極拓展新領域新賽道,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使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體現更多的科技含量,真正建立在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和生產函數形變的基礎上,努力實現生產力質態的躍遷。
突出深化合作共贏的重要理念。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是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各類企業合作發展提供了無比廣闊的舞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必須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引領帶動作用,堅持在開放中發展、在競爭中成長,持續深化同各類企業合作,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加快構建有序競合、互利共贏的良好生態,形成“國民共進”的良好局面,共同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突出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底線思維。當前,國有企業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既有嚴峻復雜外部形勢帶來的沖擊,也有產業結構不優、動能接續不暢等實際困難。這些困難和挑戰是在改革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體的,是暫時的而不是長期的,是能夠克服的而不是無解的。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既堅定信心,又居安思危,做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充分準備,善于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捕捉發展良機,不斷增強抵御風險的硬實力,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詳見: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文章《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