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最終目標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讓人們的物質和精神世界同樣富足??匆粋€國家底蘊有多厚重、力量有多強大,一個重要觀察角度就是人民的精氣神。在《求是》雜志新近刊發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加快建設文化強國》中,總書記深刻指出:“文化強國之‘強’最終要體現在人民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文化修養上?!?
堅持文化建設著眼于人、落腳于人,是文化強國建設邏輯使然,也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所需。《流浪地球2》、《長津湖》、《哪吒之魔童鬧?!返入娪皩覄撈狈啃赂撸队X醒年代》、《人世間》、《山花爛漫時》等電視劇熱播熱傳,青春版《牡丹亭》等戲曲演出一票難求,都充分展現出群眾對優質文化供給的熱情渴望。有評論稱:“百姓不是不需要文化欣賞和消費,而是不需要那些粗制濫造的文化垃圾?!蔽覀円凑樟暯娇倳浿匾恼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眼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能力,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當今社會節奏快、壓力大,特別是現實空間和虛擬空間的交織互嵌,使許多人心理處于不適應不協調的狀態。在爬坡過坎的發展關鍵期,如何振奮精神、鼓舞斗志、撫慰心靈,已不僅僅是個人心理健康的小問題,而是關系社會精神風貌和思想底色的大問題。在這方面,文化可以發揮而且應當發揮更大的作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要重視發揮文化養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養全民族昂揚奮發的精神氣質。”社會環境越是變動不居,越需要通過剛健質樸的文化,熏陶培養大氣敦厚的國民。
?人是文化創新創造最關鍵最活躍的要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創造核心在人”。人才濟濟、人才輩出,文化才能繁榮興盛。文化強國的大廈,需要千千萬萬的文化人才共同建造。一方面,要把育人才、建隊伍作為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統籌各類人才培養,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銳意創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隊伍。另一方面,要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建立健全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文藝和學術評價體系,完善符合文化領域特點的人才選拔、培養、使用、激勵機制,營造識才、重才、愛才的良好政策環境。只有增強緊迫感,用好指揮棒,才能培養出越來越多為文化建設所急、為人民群眾所需的文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