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高質量發展是新的歷史起點,更是新的社會矛盾運動。運用歷史經驗,把握現實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正確認識并妥善處理若干重大關系。
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歷史和全局高度,對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五位一體”各方面相互聯系、相互促進、不可分割,共同構筑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全局。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整體性目標要求,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方面更好相協調,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全面進步。
圖為2025年1月14日,寧波舟山港六橫公路大橋二期青龍門特大橋首個主塔(5號主塔)下橫梁型鋼骨架順利完成吊裝。人民圖片 姚峰/攝
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經濟建設的成效直接影響其他四個領域的建設,經濟建設為其他領域的建設提供物質基礎,是整個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筑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只要國內外大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不能也不應該改變。這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的根本要求,也是解決當代中國一切問題的根本要求。”
當代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堅定貫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個根本要求,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同時必須認識到,強調經濟建設的中心地位與統籌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并不沖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也要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