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hyjj
拼經濟、強信心、穩增長
奮戰一季度,確保“開門紅”
開年以來
云南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熱火朝天
工業企業著力提質增效
旅游業強勁復蘇、客貨運需求回暖
如織人流點燃商圈商戶“煙火氣”
云嶺大地處處呈現經濟回暖復蘇氣象
動能集聚,整體向好
2023年,云南確定的GDP增長目標為6%左右,在經濟承壓的當下,這個較高的增長目標,既源于省委、省政府對云南經濟后勁和韌性的科學研判,也體現了全省上下對經濟行穩致遠的堅定信心。
藍圖繪就風帆起,唯以奮斗續新篇。春節前,省兩會剛閉幕,《2023年推動經濟穩進提質政策措施》隨即亮相,以政策“組合拳”及早釋放政策紅利,提振市場信心;春節收假第一天,云南省的“新春第一會”便吹響了加速建設的“沖鋒號”,一大批投資規模大、增長后勁強的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發揮有效投資在高質量發展中的關鍵作用,為經濟穩定增長添動力。全省上下緊起來、動起來、干起來,奮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打牢基礎。
政策措施精準發力穩增長
一季度是全年經濟的風向標。新春伊始,全省各地各行業紛紛召開會議,鼓士氣、定任務、劃重點、亮實招,吹響搶抓時間“拼經濟”的奮斗號角。
我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強化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2023年推動經濟穩進提質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聚焦重點領域、重大問題和關鍵環節,突出政策精準性、有效性,提出7個方面25條政策措施,全面護航全面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是提升市場活力的重要舉措。《政策措施》從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大力實施市場主體倍增計劃、支持中小微企業加快發展、大力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等5個方面強化市場主體培育。確保2023年全省凈增企業15萬戶以上、“四上”企業3000戶以上,推動個體工商戶蓬勃發展。引進超10億元優質產業類項目100個以上、“鏈主”企業20家以上,省外產業招商到位資金增長15%以上。
把壯大資源經濟、口岸經濟、園區經濟作為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政策措施》以完善的配套和舉措,吸引行業龍頭企業參與三七、咖啡、核桃等農業資源,稀貴金屬、磷、鋰等礦產資源,水風光、頁巖氣等清潔能源以及文旅資源等開發利用和產業化。統籌各類資金支持磨憨、瑞麗、河口等沿邊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支持首批重點省級開發區發展,全力打造千億級園區,圍繞堅果、橡膠、咖啡等優勢產業,高水平謀劃打造一批“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高”的特色優勢園區。
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設施農業,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大力支持開展高效設施農業融資租賃等模式試點;大力推進重點工業領域延鏈補鏈強鏈,支持綠色鋁、硅光伏、新能源電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行業龍頭企業發揮產業生態主導作用,瞄準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環節延長產業鏈,帶動上下游優勢企業集群落地、集約發展;大力推動煤炭增產煤電多發;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在2022年出臺產業強省建設“1+7+5”政策文件的基礎上,《政策措施》進一步細化舉措,全面推動形成大抓產業發展、大抓營商環境、大抓市場主體、大抓改革開放、大抓創新發展、大抓綠色發展的濃厚氛圍。
與此同時,聚焦云南經濟和產業發展的短板和瓶頸,多項政策措施協同發力。《云南省開發區振興三年行動(2023—2025年)》全面部署大抓產業、主攻工業的部署,大力發展園區經濟,推動開發區全面振興。《加強旅游市場秩序整治若干工作措施》從市場監管、違規查處、行業誠信、案件曝光、勞動用工、執紀問責等方面,以16條扎實舉措進一步鞏固我省旅游市場秩序整治成果,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樹立云南旅游良好形象。
“三駕馬車”齊頭并進挑大梁
全力拼經濟,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機遇與挑戰并存。隨著穩經濟政策持續發力,云南全面吹響新春“強信心”號角,驅動“三駕馬車”加速運轉。堅持項目為王抓投資,千方百計促消費,開足馬力拼經濟,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1月28日上午,春節收假第一天,省委、省政府舉行2023年一季度重大產業項目調度暨開工推進會,強化全省上下“抓發展必須抓項目”的鮮明導向,激發各州(市)“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要加速”的精神狀態,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緊起來、動起來、干起來,確保一季度實現“開門紅”。
過去一年,省委、省政府連續四個季度召開重大產業項目調度暨開工推進會,掀起抓產業、抓招商、抓項目的實干熱潮,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5%,增速排全國第11位,較上年提高13位,其中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2.5%、占全部投資40.6%,成為穩增長的關鍵因素。
今年,聚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產業投資占比、民間投資占比、招商引資項目入庫率、重大產業項目入庫率等,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上下算好每天的賬本、抓好每天的進度、干出每天的成效。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內在持續動力,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續優化,助企紓困和促消費政策不斷落地,消費的回暖和復蘇,為推動經濟穩步恢復形成有力支撐。
商圈客流多了起來、熱點景區人頭攢動、“網紅”餐廳又排起了長龍……零售、旅游、餐飲等消費業態呈現積極向好跡象。美團2023年春節消費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6天,全國日均消費規模較2019年同期增長66%,北京、上海、成都、重慶、廣州等地消費規模居全國前列,大理、麗江、西雙版納成為全國滿房率排行前3名城市。元旦以來,麗江旅游熱度節節攀升,家庭出游人氣旺,三代同行、全家出游的家庭訂單大增,占比超過60%;西雙版納野象谷景區游客持續增加,親子互動、自然研學等活動和項目備受游客歡迎。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
今年1月8日,在經歷3年疫情反復后,中緬瑞麗口岸、中老磨憨口岸、中越河口口岸全面恢復通關。2022年,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累計開行3100多列,國際貨物聯運從開通初期日均1對增長至每天6對至7對,國內25個省(區、市)先后開行中老鐵路跨境貨物列車,已覆蓋老撾、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國、新加坡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運輸貨物的品名由開通初期10多種擴展至1200多種,形成了穩定高效的國內國際雙循環運輸通道。今年1月,昆明海關監管驗放中老鐵路國際貨運進出口貨物31.6萬噸,同比增長3.5倍,實現“開門紅”;中老鐵路通車運營以來,截至1月31日,進出口貨運總量達252.05萬噸。
緊抓中老鐵路“黃金線路”新機遇,我省支持企業借助跨境電商等開放平臺拓展國際市場,用優化跨境貿易的“軟環境”提升抓牢RCEP政策利好的“硬實力”。
量質齊升筑牢穩增長根基
今年春節期間,富源縣產業園區一直處于全面開工狀態,現代化流水生產線運轉不息,汽車輪轂、摩托車輪轂、汽車變速器零部件等成品訂單充足,從這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近年來,富源縣聚焦建設“綠色鋁精深加工聚集區”發展定位,瞄準鋁制品加工產業鏈關鍵環節、缺失環節和薄弱環節引進了一批強鏈項目,構建起“綠色鋁—鋁合金—鋁精深加工—鋁應用—再生鋁”精深加工循環產業鏈,先后有46家省內外企業入園,實現綠色鋁精深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錨定高質量發展方向不動搖,我省以項目和建設的高質量確保發展的高質量。
云南綠色低碳示范產業園項目內,基礎設施建設現場如火如荼。園區按照綠色、低碳、循環、智能的定位,以云南宏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93萬噸低碳鋁建設項目為龍頭,圍繞鋁水不落地目標,引進高強度、輕質化合金材料、汽車配件等下游高端鋁精深加工企業共同入駐,全產業鏈打造綠色低碳高端鋁產業集群。
緊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我省著力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不斷提振社會預期和發展信心。
春節剛過,玉溪高新區疫苗產業園區內,玉溪澤潤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正完成技術轉移并推進新型宮頸癌疫苗的產業化生產。玉溪澤潤是沃森生物控股的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屬企業,依托澤潤研發優勢,去年已收到世界衛生組織PQ認證審核的正式受理通知書,二價宮頸癌疫苗有望在今年推向國際市場,助力中國疫苗走向全球。
去年,我省出臺了包括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三年行動(2022—2024年)及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政策措施在內的一系列三年行動計劃和產業行業發展規劃。今年,隨著系列產業發展施工圖的深入實施,云南省產業發展將進一步提質增效。
全面落實國家支持云南加快建設輻射中心意見,以更高水平開放促進更高質量發展,是云南穩經濟添動力的信心和底氣。
昆明市托管磨憨鎮以來,磨憨經濟社會發展大步向前。新年伊始,省投資促進局和昆明市就“直通”磨憨與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簽訂合作備忘錄,以中老鐵路為依托,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產業強省、招商引資和口岸經濟、園區經濟建設的決策部署,建立招商引資工作協作機制,通過招商引資大突破推動口岸經濟大發展,以口岸經濟帶動沿邊地區產業集聚發展。
為認真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兩會精神,我省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云南省口岸建設三年行動》,將不斷提升口岸功能、提升口岸通關能力、大力發展口岸經濟、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努力形成“口岸+通道+城鎮+產業+物流”的協同聯動發展格局。
一年之計在于春。緊盯全年重點目標任務,全省上下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在知重負重中彰顯擔當,以快速有力的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加快恢復發展,用“開門紅”帶動“全年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