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hyjj
?今年前11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6%,一批標志性項目跑出落地建設“加速度”;生產、消費穩步增長,市場主體規模質量雙提升,重要民生商品量足價穩;旅游業全年游客人數恢復到2019年水平,久違的“煙火氣”逐步回歸……一年來,云南經濟展現出強有力的韌性,回穩向好的基礎不斷鞏固。
?面對疫情影響、經濟下行等多重壓力,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承壓而上、勇毅前行,頂住了超預期因素沖擊,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奮力書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圖源:視覺中國
高效統籌 穩住經濟大盤
?今年以來,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顯現,全省經濟社會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越是爬坡過坎、風高浪急,越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一年來,省委、省政府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審時度勢、科學謀劃,做出一攬子系統性布局,打出務實管用的“組合拳”,全力以赴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全力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新動能。
?——政策效能不斷釋放,形成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從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到擴大內需,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到優化營商環境,我省著力加強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一系列關乎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大專項規劃相繼出爐,多項重點行業領域三年行動方案接續落地,各項政策協調配合、互為補位,為全省發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和路徑。
?——防疫和發展統籌有力,在接續奮戰中贏得主動。隨著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調整,我省牢牢守住民生底線,千方百計保持重要物資量足價穩,加強與周邊國家聯防聯控,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為全國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云南貢獻。退稅減稅、租金減免、消費補貼……惠及多個行業企業的穩增長一攬子政策措施出臺,穩定社會預期、提振發展信心。截至10月底,全省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960億元;到11月底,全省實有市場主體483.5萬戶,同比增長19.6%。
?——擴投資、促消費,對經濟拉動效應明顯。投資結構發生轉折性變化,產業投資占比超過40%,超過房地產投資和交通投資占比之和;工業投資增長50%,占比扭轉了多年來持續下滑的態勢;農業、交通、水利投資規模位居全國前列,52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基金)項目全部開工建設;發放消費券、新能源汽車下鄉等多項措施有效帶動城鄉居民消費增長。
?——有效防范化解風險,安全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和耕地保護紅線,今年全省糧食產量再創新高,達1958萬噸;能源安全保供平穩有序,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發電,綠色能源有力支撐工業增長,新能源、煤炭、電源接網等項目建設步伐加快,財政金融安全保障有力。
挖潛增效 激活發展動力
?農業豐收、工業增產、服務增效,一二三產協調并進、融合發展,正是全省經濟韌性、潛力和底氣所在。
?今年以來,我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產業培育、產業招商引資上,出臺產業強省建設“1+7+5”政策措施,推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綠色鋁、光伏、先進制造業、綠色能源等12個重點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綠色發展底色鮮明,創新發展步伐加快,數字化智能化加速發展,產業開放發展開創新局面,具有云南特色的產業轉型之路越發清晰。
云花產業 云南省農業農村廳供圖
?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態勢強勁,花卉、茶葉、咖啡、果蔬、油料等高原特色農業量效齊增,設施農業、數字農業、綠色有機農業加快發展。工業特別是綠色制造成為經濟增長主引擎,一大批龍頭企業齊聚云南,重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明顯加快,中國鋁谷、光伏之都、新能源電池基地建設取得新突破;新能源電池產業從無到有迅速壯大,帶動電子信息制造業增長54%,成為工業增長的最大拉動力。服務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旅游業逐步回暖,物流發力補短板,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生活性服務業加速向高品質、多樣化發展。
?新基建底座不斷夯實,數字化、智能化加速賦能千行百業。新建2.34萬個5G基站,昆明獲批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數字農業示范基地、工業互聯網行業平臺建設取得新突破,智慧醫療、智慧旅游、數字金融等建設步伐加快,涌現出南亞東南亞語言機器翻譯、數字云花、中緬跨境智慧物流、5G+智慧數字工廠等一大批數字化轉型升級示范項目。
?一個個項目、一組組數據,彰顯全省經濟發展的活力,也成為各地大抓營商環境、大抓招商引資的生動注腳。“一把手”招商、平臺招商、鏈式招商穩步推進,預計全年引進省外到位資金同比增長21.1%。
加快改革開放 于變局中開新局
?“項目不用再等施工許可證,只需一張‘先建后驗’施工通知單,從申請到開工僅需5個工作日。”在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紅河片區中小企業孵化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施工現場,負責人黃宇俊杰為“自貿速度”點贊。
?建設提速,得益于改革創新。96%涉企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97%的事項網上辦,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以內,市場主體登記所有事項可“跨省通辦”“全國通辦”……隨著我省“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一系列為政府“瘦身”、為企業“松綁”的政策漸次落地,激活干事創業一池春水。
?對內,向改革要活力,改革的步子永不停歇;對外,以開放謀新機,開放之門越開越大。
?從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打響收官戰到電力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從以農業水價改革推動重大水利項目建設到不動產登記制度改革實現交房交地即交證……我省聚焦影響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問題,用好“關鍵一招”,持續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一系列改革沖破束縛、突破藩籬,一批制度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既利當前、又謀長遠,護航云南經濟穩健前行。
奔馳在中老鐵路紅河大橋上的列車。中鐵昆明局供圖
?中老鐵路通車一年來,累計發送旅客超過850萬人次、運輸貨物超過1100萬噸。這條國際物流黃金大通道的聚集效應,為兩國及沿線地區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更為踐行“一帶一路”、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打開了新思路、新視野。
?昆明托管磨憨,雙城“牽手”的發展潛力不斷被激發。依托中老鐵路大通道,省會城市與邊境口岸首尾呼應、聯動發展的區域合作新格局初步構建,成為云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有力的“推進器”。
?借助黃金通道、空中絲路、數字絲路,云南不斷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推進新時代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在合作交流中共享機遇、共謀發展。
綠色為底 繪就幸福畫卷
?滇池畔,“老朋友”紅嘴鷗空中飛舞,見證“高原明珠”水質穩中向好;各地一排排光伏板立于荒山、廠房、屋頂,將陽光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從城市到鄉村,生態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綠美云南漸入佳境。
資料圖
?綠色是云南發展最鮮明的底色,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征程上,全省上下目標一致、步調協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位居全國前列,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生產生活方式加快綠色轉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雙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良好的環境為云南實現高質量發展筑牢生態基礎,更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城鄉就業總體穩定,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扎實推進,公共衛生疾病防控能力不斷提升,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協調發展、共享發展中持續落地成真,幸福感、獲得感節節攀升。
?明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繼往開來的重要節點,云南將繼續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確保新時代云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