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hyjj
1月1日
《云南日報》刊發評論員文章
《抓住政策窗口期 全力以赴穩經濟
——論學習貫徹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全文如下
↓↓↓
?一元伊始,萬象更新。今天,我們滿懷希望邁入了新的一年。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對全省經濟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確提出要抓住政策窗口期,全力以赴穩經濟。全省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增強緊迫感和機遇意識,把握機遇、抓住機遇,將政策紅利轉化為促進區域發展的驅動力,奮力實現經濟增長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全力以赴穩經濟,必須研究吃透相關政策,主動謀劃、積極爭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3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明確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并舉,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2022年11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意見。這些政策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預期性,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在搶抓政策機遇上下足功夫,創造性抓好貫徹落實。
?全力以赴穩經濟,必須大抓投資、大抓消費、大抓外貿,充分釋放內需潛力。大抓投資,就是要聚焦“十四五”規劃和國務院意見的實施,加快產業、基礎設施、城鎮化、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等領域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完善重大項目管理機制,保障好建設所需要素資源。大抓消費,就是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采取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促進房地產和汽車消費,加快城市停車場和養老托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服務設施建設,積極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大抓外貿,就是要加快恢復和提升邊境貿易和邊民互市,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積極吸引國際貿易企業來滇發展,積極組織貿易促進活動,促進外貿大進大出。
?全力以赴穩經濟,必須壯大資源經濟。大力發展資源經濟,就是要高效利用資源,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農業發展,要走現代化、設施化、高端、高品質的發展路子,大抓市場主體培育、加快綠色轉型發展、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突破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農業科技化水平、組織化程度,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工業發展,要堅持全省資源管理“一盤棋”,繼續抓好招商引資、產業鏈和技術改造,以資源換產業、以資源換市場、以資源換技術,大抓產業招商、大力承接產業轉移、培育市場主體,開展已有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打造全產業鏈。旅游業發展,要從過去的旅游業態中跳出來,大力推進旅游業態創新,開發中高端旅游產品,打造全產業鏈、新業態、品牌和良好環境,從“門票經濟”、“觀光經濟”向“綜合消費經濟”轉變。
?全力以赴穩經濟,必須壯大口岸經濟。云南經濟要發展,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要找準口岸定位,制定實施口岸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進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通關能力;集中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樞紐型口岸,建設磨憨、河口、瑞麗(含畹町)、騰沖猴橋、孟定清水河等5個智慧口岸項目,積極爭取周邊國家同步推進口岸建設,實現聯動發展、互利共贏。
?全力以赴穩經濟,必須壯大園區經濟。要深入開展園區規模和質量提升行動,充分發揮園區經濟增長“發動機”作用。做強主導產業,加快優質企業集中入園發展,培育壯大綠色鋁、綠色硅、新能源電池、生物醫藥、綠色食品加工等各具特色的優勢產業集群;做大園區規模,推進首批7個重點省級開發區建設,打造千億級園區;提高畝產效益,加快推廣“標準地”制度,健全低效用地退出機制,提高投資強度、經濟密度、投入產出率,提高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水平。
?全力以赴穩經濟,必須持續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在繼續抓好高速公路、鐵路、民航等綜合交通的基礎上,突出抓好物流、水利、信息通信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基礎設施整體水平。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建立機制、謀劃項目、抓住重點,抓實培育滇中城市群工作,推動區域中心城市和縣城提質發展,加快沿邊城鎮建設,提升產業人口集聚能力;必須加快推進鄉村建設,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繼續抓好農村供水保障三年專項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深入推進綠美鄉村建設。
?新年新氣象,新年新作為。讓我們團結一心、砥礪前行,加快推進云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奮力開創新時代云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