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hyjj
2022年,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國際環境風高浪急,全球流動性快速收縮,世界經濟滯脹風險加大,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疊加,疫情反復延宕、高溫干旱等超預期因素影響明顯,二季度前期經濟一度出現下滑。面對困難局面,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策,及時出臺穩經濟政策舉措,三季度以來國民經濟頂住壓力逐步回穩,全年經濟總量持續擴大,社會生產力繼續提升,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得到增強。在推動經濟恢復回穩的同時,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創新驅動引領,積極擴大高水平開放,穩步推進綠色轉型,不斷增進民生福祉,經濟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的新答卷。
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總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圖為2023年2月4日,在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斗虎屯鎮楊廟村,運興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員工駕駛著鎮壓機械為托管的冬小麥進行鎮壓控旺長保墑情作業。人民圖片 張振祥/攝
創新動能繼續增強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攻關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不斷增強,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茁壯成長,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內生動力持續釋放。一是創新投入快速增加。2022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達3.1萬億元,首次突破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4%,穩居世界第二位;R&D經費與GDP的比值為2.55%,比上年提高0.12個百分點。二是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截至2022年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21.2萬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提升至第11位。神舟系列飛船接力騰飛,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下水,首架C919大飛機正式交付,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持續涌現。三是新動能較快成長。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態勢明顯。2022年,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等產品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6.3%、15.0%;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6.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7.2%,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
經濟發展協調性改善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擴大內需戰略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落實,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增強了我國經濟競爭力、發展力和持續力。一是產業結構改善。大豆油料擴種成效明顯,農業生產結構調優。2022年,全國大豆、油料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23.7%、1.1%。制造業發展得到加強。2022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27.7%,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快速增長。2022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4%,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8個百分點。二是需求結構優化。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2022年,內需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2.9%,比上年提高4.8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和部分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2022年,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8.9%,快于全部投資13.8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書報雜志類、文化辦公用品類等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分別比上年增長6.4%、4.4%,分別比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快4.5、2.5個百分點。三是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進展。2022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5.22%,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45,比上年縮小0.05。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穩步推進,區域經濟布局繼續優化。
綠色轉型步伐穩健
美麗中國建設扎實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明顯,生態環境持續優化,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形成。一是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繼續下降。2022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1%。二是清潔能源消費占比上升。2022年,水核風光電等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17.5%,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三是新能源產品增勢較好。2022年,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機組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90.5%、80.3%、46.8%、45.5%。四是環境質量持續提升。2022年,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比上年下降3.3%;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7.9%,上升3.0個百分點。
高水平開放縱深推進
我國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進制度型開放,務實開展多雙邊經貿合作,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場合作,“一帶一路”朋友圈越來越大,對外開放的范圍、領域和層次不斷拓展,為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一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效顯著。2022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比上年增長19.4%,明顯快于全部進出口增速;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6萬列,增長9%;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累計發送貨物75.6萬標箱,增長18.5%。二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建設初顯成效。2022年,我國對RCEP貿易伙伴進出口額、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分別比上年增長7.5%、18.9%,吸收其直接投資增長23.1%。三是自貿區建設扎實推進。2022年,我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進出口額比上年增長14.5%;海南自由貿易港貨物進出口額突破2000億元,增長36.8%。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各方面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持續補齊民生短板,切實兜牢基本民生底線。一是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9%,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二是民生領域投資繼續增加。2022年,社會領域投資比上年增長10.9%,比全部投資快5.8個百分點。三是保基本兜底線力度加大。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比上年名義增長5.5%,明顯快于全部收入增速。四是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拓展。2022年,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1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4%,比全部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1.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