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hyjj
今年是全面貫徹
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
是云南省推動實現“3815”戰略發展目標
“三年上臺階”的第一年
12月24日至25日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昆明舉行
回顧總結2023年經濟工作
部署2024年經濟發展任務
12月24日至25日,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昆明舉行。陳飛 黃興能 攝
站在新舊交替的節點
會議分析當前和今后
云南省經濟發展面臨的
“危”與“機”、“形”與“勢”
回顧一年來不平凡的奮斗歷程
為明年經濟奮進前行把脈定向開良方
會場內
思想在碰撞,共識在凝聚,信心在振奮
會場外
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通過“奮力一跳”
實現經濟發展新目標的強大合力
正在進一步形成
“邁穩‘三年上臺階’的第一步”
全省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是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集中體現,更映照了今年以來全省上下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錨定“3815”戰略發展目標,應對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堅持難中求進、干中求進、變中求進、穩中求進的擔當與作為。
從開局良好到震蕩再到企穩回升,全年經濟在波浪式發展中前進,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發展質量穩步提升,邁穩了“3815”戰略發展目標“三年上臺階”的第一步。
這一年,全省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潛力,“穩”的基礎不斷加固。前三季度,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4%,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投資結構持續優化,產業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首次過半,農業投資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工業投資連續22個月增速超過20%,民間投資占比達45.9%,過去靠房地產、綜合交通支撐經濟增長的局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這一年,大抓產業、主攻工業,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綠色鋁硅、新能源電池等重點產業加快延鏈補鏈強鏈,以硅光伏、新能源電池為代表的電子行業連續17個月保持25%以上的增速;新能源投產并網規模突破1500萬千瓦創歷史新高,成為第二大能源;全省接待游客、旅游總收入創歷史新高,旅游逐漸從觀光型向深度體驗型轉變,“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引領旅游新時尚;重點產業加速向園區聚集,1至11月,全省89個開發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磨憨、瑞麗、河口沿邊產業園建設步伐加快,園區經濟規模效應日益顯現。
圖片位于文山的綠色鋁產業園區。張文峰 攝
這一年,一系列硬舉措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更提振了發展信心。截至11月底,全省實有經營主體比去年凈增129萬戶,達到620萬戶,經營主體引培效果顯著;政府拖欠企業賬款、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得到有力破解,市場活力持續迸發。
這一年,高水平對外開放蹄疾步穩,開辟合作共贏新境界。中老鐵路開通2年來,貨物運輸范圍覆蓋全國、擴大至12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發展遠超預期,成為我國聯通中南半島及環印度洋地區的鐵路大動脈;騰沖科學家論壇、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云南)等成功舉辦,云南省承建的柬埔寨吳哥國際機場通航運營,創新開行“滬滇·瀾湄線”等國際貨運班列,初步形成貫通歐亞、聯系兩洋的態勢。
10月8日,“滬滇·瀾湄線”國際貨運班列正式開行。雷桐蘇 陳飛 夏方海 攝
這一年,綠色底色更加鮮明,全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綠美云南建設如火如荼,九湖水質總體向優向好,省級零碳園區加快建設,全省綠電占比接近90%,非化石能源占比達47.3%,良好生態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人均純收入8500元以下且有勞動能力的脫貧戶和監測戶實現動態清零,教育、醫療等加快補短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質評價結果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洱海水質連續3年為“優”。趙一舟 攝
“守底線、穩支撐、增動力、上臺階”
“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的路子,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提出的要求,成為云南省一以貫之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遵循。
眼下,云南省正處于轉型升級最吃勁的階段,堅定信心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是做好當前經濟工作的“牛鼻子”。今年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繼續堅持基本方向的基礎上,提出了“守底線、穩支撐、增動力、上臺階”12字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基本路徑,推動經濟轉型立“形”,促進高質量發展成“勢”。
面對錯綜復雜的環境,把握好“穩”與“進”、“安全”與“發展”的辯證關系至關重要。
守底線和穩支撐是經濟發展的根本與基礎——
守好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生態環境保護、不發生重大風險3條底線,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穩投資、穩能源電力、穩房地產,穩住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柱。
西雙版納的田野豐收圖景。李云生 攝
增動力和上臺階是經濟轉型的主攻方向與目標——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動力就是堅持依靠科技創新、改革開放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會議提出了強化科技創新賦能、深化實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大做強民營企業、大抓營商環境和招商引資、深入推進高水平開放等5個重點工作。
省發展改革委主任王正英用“動力轉換、結構優化、質效提升、活力增強”來概括今年經濟運行的特點。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省發展改革委將深入學習貫徹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圍繞守底線、穩支撐、增動力、上臺階,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大力發展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縱深推進系列三年行動,扎實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具有云南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一體推進經營主體、營商環境、產業培育高質量發展,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
畹町口岸。圖源:德宏網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作為全省招商引資工作的牽頭部門,我們明顯感覺到各大企業因云南營商環境優化而增強的信心,其持續加大的投資力度力推云南產業投資增速向好,為全省產業破困局、開新局奠定了基礎。”省投資促進局局長王迅表示,下一步,將在全省“一盤棋”統籌中更加有為,立足各州(市)資源稟賦的差異性,通過市場化手段更合理地配置資源要素、發展重點產業,避免惡性競爭與“內卷”,同時通過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從項目謀劃洽談到簽約、落地、投產、達產全鏈條服務企業,形成良性循環,把產業的“形”立穩,切實發揮出招商引資“指揮棒”作用,推動全省經濟轉型升級。
“上不了臺階,經濟轉型升級就是紙上談兵。”產業發展再上臺階是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標志,城鄉居民收入再上臺階是檢驗經濟轉型升級成果的重要標尺,民生保障再上臺階則是經濟轉型升級的目的所在,會議圍繞這三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作為云南省經濟發展實現量與質提升的重要支撐,工業在產業發展再上臺階中意義重大。
“工業要闖出新型工業化的新路徑。”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寇杰說,2023年全省工信系統創造性地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大抓產業、主抓工業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2024年,我們要進一步穩住工業投資增長,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爭取實現新的增量。同時,用好云南清潔能源這一最大優勢,鞏固提升綠色鋁、綠色硅、新能源電池等優勢產業,前瞻性布局和碳足跡有關的產業,在氫能、儲能和數字經濟等新的領域取得新突破,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云南能投硅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40萬噸/年有機硅單體及配套項目。李熙臨 攝
“提高抓落實解難題促發展的能力水平”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與會者紛紛表示,成績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要更加堅定戰勝困難、繼續前進的信心和底氣,不折不扣地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形成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切實把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硬道理,推進科技賦能,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擴大開放,大力發展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縱深推進系列三年行動,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不斷鞏固和增強經濟穩中向好態勢,堅定不移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為實現‘3815’戰略發展目標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會議在科學認識當前形勢、準確研判未來走勢的基礎上,對下一步經濟工作重點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
“2024年,對于云南省經濟發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們的量上了一個臺階,質的積極變化正在悄然發生,‘3815’三年上臺階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邁好這一步,經濟轉型升級的步伐將更穩、勢頭將更好。”“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是經省委、省政府反復論證確定的,兼顧了‘穩’和‘進’的要求,既符合云南省實際,又能提振信心。”會內會外,大家熱議會議精神,紛紛表示要堅定信心、共同努力,在加快經濟轉型升級中,保持好質與量的協調增長。
會議提出,開放發展是推動全省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省商務廳副廳長浩一山表示,省商務廳將和相關部門一道全力抓好中老鐵路運營和沿線綜合開發,不斷發揮中老鐵路“黃金線路”效應,使之成為撬動云南高水平開放的杠桿。加快培育發展現代物流業,積極引進國內物流業龍頭企業,支持云南省物流企業做大做強,拿出真招實招,不斷推動物流降本增效。狠抓智慧口岸建設,以口岸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標準“軟聯通”為突破口,推動形成定位清晰、設施現代、功能完善、通行順暢、服務優質的現代化口岸體系,以智慧口岸建設助推口岸經濟發展,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提供有力支撐,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云南篇章中作出積極貢獻。
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從中鐵聯集昆明中心站駛出。圖源:新華社
曲靖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夏志敏表示,會議系統總結2023年8個方面的突破性成效,明確提出2024年4個方面的工作重點,政治站位高,指導性、實操性強。結合曲靖經開區的情況看,今年前三季度,曲靖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0.5%,硅光伏、新能源電池產業的頭部企業聚集曲靖經開區。硅光伏產業已形成了“多晶硅—單晶硅—單晶硅片—電池片—組件—應用”的全產業鏈,產業集群效應凸顯。下一步,曲靖經開區將進一步加強延鏈補鏈強鏈,推動產業發展再上臺階,力爭到“十四五”末,把硅光伏產業、新能源電池產業建設成為千億級產業。
“今年,云南新能源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成為第二大能源。作為駐滇央企,今年大唐發電投產規模已經突破150萬千瓦,占全省投產規模的10%左右。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穩支撐目標要求,積極保障要素,按照預定目標,完成并網發電,為云南穩定能源支撐,承擔央企責任,貢獻大唐力量。”大唐云南發電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繼才說。
12月23日,位于文山丘北的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錦屏西風電項目172臺風電機組全部并網發電。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守底線、穩支撐、增動力、上臺階’的總體思路,為做好明年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經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進一步增強了全省干部群眾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信心和底氣。”河口瑤族自治縣委書記于洋說。
在國家、省州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探索與發展,河口縣深入推進高水平開放,打造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具備了堅實的基礎,進入到了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關鍵階段。于洋表示,下一步,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總基調,錨定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將發展壯大口岸經濟、園區經濟作為突破口,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以口岸帶貿易、以貿易聚產業、以產業興口岸,全力以赴推動河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還有很多“硬骨頭”要啃、攻堅戰要打。全省上下將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以勢如破竹的決心,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塑造新優勢,在搶抓新一輪機遇中激發新動能,向著2030年實現經濟全面轉型升級的發展目標加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