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以各種借口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濫施關稅,我國第一時間采取堅決有力的反制措施。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如果美方置兩國和國際社會的利益于不顧,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我們必將奉陪到底。
我們采取堅決反制的立場,根本原因在于美國加征關稅的理由完全不成立。眾所周知,美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和美元霸權體系中,享受了巨大紅利,無疑是自由貿易和現有國際經濟秩序的最大受益者。然而,近年來美國面對自身經濟結構性問題時,卻不承認自己從自由貿易中獲益,企圖以“應對不公平的外國貿易行為”為借口,通過征收關稅實現“內病外治”,這是極度自私和不負責任的。有學者指出,美國出臺所謂“對等關稅”的原因無外乎三點:一是以打貿易戰為威脅獲取更大利益,二是為了轉嫁其國內矛盾,三是為了維護其經濟霸主地位,遏制其他國家發展。
我們堅決反制美方關稅霸凌行徑,不僅是捍衛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更是捍衛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必要之舉、正義之舉。美國加征關稅的對象涵蓋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連聯合國認定的“最不發達國家”也未能幸免,完全違背世貿組織最惠國待遇原則,其差別化稅率違反世貿組織成員之間互不歧視的承諾,其實質上是強權政治和“美國獨霸”。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是對世界貿易體系的嚴重挑釁,人為切斷原有成熟的全球供應鏈產業鏈,打破以市場為導向的自由貿易規則,嚴重干擾各國經濟發展,影響世界經濟長期穩定增長。多項評估認為,關稅對一些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許多最不發達國家的打擊尤其嚴重。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伊維拉表示,美國加征關稅將對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前景造成巨大影響,可能導致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量總體萎縮約1%,較上次預測下調近4個百分點。
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應是互利共贏。作為全球體量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兩國企業和消費者通過雙向貿易和投資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一個樸素的道理是,如果雙方是所謂“誰占便宜誰吃虧”以及零和博弈的關系,那么中美關系保持總體向前發展的勢頭就無從談起。2024年全年,中美貿易額逆勢增長3.7%,規模達到6882.8億美元。2025年開年以來,美國多個產業的企業高管紛紛訪華,并將科技創新視為新的合作增長點,繼續加碼對華投資。這些動態都指向一個再清晰不過的事實:哪怕面臨保護主義、單邊制裁的阻礙,中美經貿關系的韌性十足,合作共贏才是中美關系發展的最優解。
面對美國再次揮舞關稅大棒,我們應對沖擊有底氣、有信心。中國是超大規模經濟體,產業體系完備,正在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對聯合國統計分組中幾乎全部國家和地區都有進出口記錄,是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中國堅定不移加強同各方的合作共贏,不僅賦能各方發展,也增強了自身的發展韌性,完全有能力應對挑戰。近年來我國積極構建多元化市場,對美市場依賴已在下降,對美出口下降不會對整體經濟造成顛覆性影響。相反,美國內不少產品對我依存度較高,在很多消費品上離不開中國,由于關稅政策可能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美國民眾已開始恐慌性囤貨,尤其是電子產品、汽車等高關稅商品。近期多項民調顯示,美國消費者對關稅帶來的影響感到擔憂,并認為美國政府對關稅強調太多對物價上漲強調太少。
“最重要的,還是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壯大我們的綜合國力,不斷改善我們人民的生活,不斷建設對資本主義具有優越性的社會主義,不斷為我們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持定力,增強信心,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關鍵?!睙o論形勢如何變幻,我們始終保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的清醒與定力,這是破局之道,也是經驗總結。面對高關稅持續壓縮對美貿易空間,我們要變壓力為動力,將其視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機遇;把擴大內需作為長期戰略,努力把消費打造成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壓艙石,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繼續以自身開放為世界貢獻新機遇。